,大致能比得上秀才。”
“尚书大人,您说,让秀才当衙役,可能吗?”
这问题直接让金濂眼睛一亮,看向所长,笑道:“以前不可能,未来就不一定了。”
也难怪大兴县的卷宗会少那么多,平白无故多了这么多同知县丞辅助处理案子,而且还能上街服务,无需等老百姓搞到县衙,极大降低的冲突加剧的可能性。
但是,所长所说也是极为有道理,没有文化素质做基础,地方在执法上也不可能达到治安所这样的高度。
思索到这里,金濂就想起了城中的学校、夜校,还有军中的教学方式,种种迹象无不代表着当今圣人一直在普及教育,而这样的普及方式,让圣人拥有了京城商会的各个掌柜,还有户部的吏员,现在又多了治安所。
刑部想要补充这样的吏员,还得等些时间,今年学校若是能顺利开办,也要等第一批毕业,其他的,就是从京营之中抢那些退伍兵。
金濂突然有些后悔,当初圣人建学校的时候,自己没有谏言多办几座。
不过,人才之所以为人才,就是因为稀缺。
“尚书大人所言极是,但那也是未来。”
所长苦笑说道:“治安所之所以能如此顺利,完全是因为虽挂在兵马司名下,可实际是帮县衙,而管理却直属于圣上,独立于外。”
换而言之,就是现在的治安所和其他部门并没有多少利益冲突,相反却减轻了兵马司的压力,为县衙维护了治安,几方多赢,那就没人有理由找麻烦了。
对于所长的分析,金濂脸上带着笑容,十分满意对方的表现。
在金濂心中,这被圣人挑选出来的人,总不能是平平无奇之人。
“本官已知晓,内阁自然会给出妥当的解决方案。”
金濂站起身,道:“光坐着可不行,本官还要多看看,多学习一下你这治安所的先进经验。”
所长连忙也站起来,道:“尚书大人请,卑职在旁陪着。”
之后,金濂就将治安所上上下下都逛了个遍,也看到了不少矛盾冲突,甚至有醉鬼直接当着他的面吵到动手,最后直接就被警吏拿下,关进了治安所后院的牢中反省。
说是牢,其实是四面白墙的房屋,环境干净整洁,可比县衙牢狱还要好很多。
金濂收获颇多,需要面对的问题也随着收获而增多。
只要有人的存在,律法需要人去维护。
是人,那就有七情,法治总归还是要以人为本,如此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。
离开治安所的金濂也没有马上就回衙门,而是在商业区闲逛。
走亲戚,下馆子的人很多,当前商业区最热闹的就属各种酒楼饭馆。
有钱的上酒楼,有点钱的下饭馆,街道上多是一些孩子在人行道上嬉戏打闹。
妇人因为孩子玩得太过火,有的一手抓着孩子的手臂,一手打在孩子厚厚的棉裤上;有的护着孩子,泼辣指着对面的人就开骂。
穿着黑衣衙役无奈拦着暴脾气的双方,苦口婆心的劝说。
金濂和看热闹的百姓一样,饶有兴趣看着,这种事情,别看双方现在骂得凶,转头就可能变成好姐妹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处置任何一方都有着潜在麻烦。
当初金濂当监察御史时,也时常遇到这种事。
衙役对双方的说法和处罚,用后世的话说,就是和稀泥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各打五十大板。
“原来这就是寻衅滋事的用法。”
金濂捏着下巴的胡须,作为刑部尚书,他所看到的角度不同。
寻常这种冲突,一直是民不举,官不究,忙碌的官府可没有时间理会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