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单单来喝茶和吵架的,而是想要找出一个法子应对楚地的麻烦。
祭祀之法?
听起来怪怪的。
景煜真相信祭祀之法?
对那些祭祀之人很有信心?
有一位兄弟的提议有些道理,如果换成楚国的南公前辈,祭祀之法或可有极大的作用。
不是不相信祭祀一脉的那些人,而是……楚国都沦亡了,他们无疑也要负一些责任。
当然。
若只是想要为他们操持一场盟约的祭祀,他们也是欢迎的,毕竟……都是楚人。
每一分力量都是珍贵的。
“祭祀之法。”
“祭祀之礼!”
“很少有真正的传承了,儒家的那些礼仪多虚妄,许多都是孔丘那个酸儒后来鼓捣出来的,根本无用。”
“而大楚的王族祭祀之人,所得传承不多。”
“真正的祭祀传承在大周祭祀一脉上,在……如今的阴阳家术者一脉那些人身上。”
“昔年,嬴政封禅泰岳,阴阳家亲自主持祭祀,些许消息,想来你我都是知道的,天地风云变色,万灵相应,何其恢弘。”
“何其玄妙!”
“阴阳家的那些狗东西,惯会吃里扒外,惯会见风使舵,大周刚有沦亡,就迫不及待的入秦了。”
“秦国这些年顺风顺水,能够攻灭诸国,能够一统天下,他们指不定做了什么手段。”
“祭祀之法。”
“千年以前,大周凤鸣岐山,太公望曾亲自主持祭祀,引得天地异象响应,而后……顺应天道,将殷商攻灭,取而代之。”
“……”
“景煜老弟!”
“楚国祭祀一脉中……有那样的高人?”
“没有吧。”
“据我所知,是没有的,就是当年的大祭司,也做不到如阴阳家那般。”
“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。”
“关于祭祀的道理,我等也不甚清楚。”
“如果真的要立下一场祭祀,我是没有意见的。”
“诸位呢?”
“……”
“祭祀于天地鬼神,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神祇身上,并无大用。”
“真要祭祀,也是可以的。”
“我是没啥意见。”
“……”
“还以为景煜老兄你会准备一个一等一的法子,结果……来了一个祭祀之法。”
“祭祀之道,传承数千年,三皇五帝的岁月,就有存在。”
“的确高深莫测。”
“真正的祭祀之道,真正的约束,真正可以沟通泰皇帝君,我是相信的,就怕祭祀一脉没有高人。”
“要不如屈黎兄刚才所言,请南公前辈出手?”
“南公前辈是阴阳家的人,无论是智者一脉,还是巫山十二峰的阴阳家,都有很深的关联。”
“于祭祀一道多有精通,儒家荀夫子当年在楚地为官的时候,就曾多次问道。”
“咱们派人去请南公前辈如何?”
“……”
“南公前辈?”
“这些年来他的踪迹多有不显,有闻多在西域之地了,似乎是昔年得罪了道家的那位郡侯,不得已远走诸夏。”
“哼!”
“江南的那位甚是霸道了些。”
“景煜老弟,除了祭祀之法,可还有别的上好之法?”
“我觉祭祀之法,略有些不靠谱。”
“想来也不只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觉得。”
“立下一个章程是有必要的,单凭我等一家一人之力,实难渡过眼下局势。”
“唉。”
“我等本没有做什么,却引来那样的人事。”
“……”